2007年12月10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钱塘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奉化变“知本”为“资本”
专利权也能抵押贷款
本报记者 蔡亮

  本报讯 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而对于不少中小型企业、尤其是高新科技企业来说,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融资困难的问题。日前,奉化市裕隆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一项发明专利权作质押,从奉化市信用联社获得了800万元贷款。据了解,仅以发明专利质押获得银行贷款,这在浙江还属首次。
  创办于1994年的裕隆公司是一家生产油漆涂料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公司近年来开发的“水相学接枝制造三元共聚氯化聚乙烯”项目是一项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新技术,经评估,知识产权价值超过7500万元。然而,在对该项发明专利进行产业化的过程中,裕隆公司却与许多中小企业一样,面临着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虽然通过有形资产抵押获得了150万元贷款,但仍远不能满足需要。此次专利权作质押获得巨额贷款,终于使公司从根本上解决了资金问题。
  一直以来,浙江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并已形成相当规模,成为最活跃、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小民营企业在不断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融资难就是一直是困扰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大问题。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企业数量增加了4倍,而地方性金融机构只增加了1倍。面对融资之难,浙江一些中小企业转而选择了非正规的金融途径,如私人钱庄、企业相互拆借、甚至是企业自己通过不正当手段等进行融资。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中小企业融资来自非正规金融途径。
  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奉化支行与奉化市科技局共同出台了《奉化市专利权质押贷款实施意见》。根据这个政策,奉化的企业、个体户等只要以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财产权作质押,就可以向当地银行申请办理专利权质押贷款。专利权质押贷款打破了以往贷款抵押物只能是固定资产这一规定,把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引入信贷领域,将资金扶持的力度扩展到了那些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成长型中小企业。
  据有关人士介绍,专利权质押贷款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使“知本”转变为“资本”,使银行了解企业的技术优势的同时,更增强了支持企业的信心,也可以有效降低银行信贷资产风险。